日期: 2017年6月25日
地点: Studio 5以及周围的弄堂
向导:柯一鸣
夏日野餐以及绘画集会。
日期:2016年12月2日至16日
地点:上海嘉善路169弄5号,Studio 5
艺术家:张怡
“我出生成长的地方莎车,古称叶尔羌,在两千年多年前的汉朝时就已存在的一座城,丝绸之路南道的一站(丝路南道:楼兰-且末-于阗-莎车-南至印度,西南去阿富汗方向)。能够出生在这样一座城里,也是一种天赐缘分。我常常会翻看历史书,想尽量多的了解这座城。也许这就是对故乡的感情吧!画下故乡的生活,也是对思念的一种表达方式。
虽然现在生活工作在上海,但是故乡在心底依旧温馨美好,也听闻现在的莎车老城在拆迁,盖起楼房,城市的变迁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不能改变我记忆中的故乡。”
张怡
《念故乡》
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
天清清,风凉凉,乡愁阵阵来,
故乡人,近如何,常念念不忘
展览日期: 2016年8月27日, 中午12点至下午4点。
展览地点: 方寸地集市,上海市杨浦区云海大厦广场
向导: George Kaye (柯一鸣)
赞助者: 方寸地
比较种在上海的马褂树叶子和种在杉矶的马褂树叶子,并查看别的从海外来的叶子标本。今天的关键词:异域物种.
展览日期:2015年10月31日,11月1日
展览地点: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公益新天地
艺术实践者:柯一鸣,董晓迅,周丽英,张琦华,水华,李爵,徐晓伟
合伙伴:上海根与芽
赞助者:公益新天地
《叶经•三亿年》是一幅八米长的卷轴,卷轴里常见树的树叶是根据 化石记录的种类年代顺序而排列。叶片的各种形状、大小、形态、触感、数量、叶脉、气味、叶表的颜色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史诗般故事的证据,隐藏在巨大地质年代⻓河之中。故事里的章节包括偶然发现、植物迁徙、物种⼊侵、疾病抗争、恶劣天气、植物性行为、好天气以及自然干旱,这些都是由神秘的基因转变、新陈代谢转变、地质转变和大气转变构成的。本经书可以作为一篇连续的小说、或作为章回体、或一片叶子一⽚叶⼦地“阅读”。
10月31日:树种考察(早上10点);分析叶子并谈论(11点钟);排列叶子和落款(下午2点钟)。
11月1日:用水彩绘画叶子(全天)。
从海藻生命形态的生物第一次滑行上岸至今,植物进化(以及整个地球的进化)的历史已经书写了十一个“章节”(纪元)。第一个章节始于植物在陆地上的出现,终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至最高点(寒武纪)。大约7千万年以后,植物才进化出血管系统,二氧化碳水平的降低加速了它的发展。接下来的一章里,叶片出现了(其实在之后的历史中又重复出现数次),这应该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以保护植物在日益壮大的食草动物中存活下来。叶片能有效地吸收阳光,但如果没有血管系统的蒸腾作用以及进化后更加紧密分布的气孔与二氧化碳水平相连,它们早就热死了。到了石炭纪,巨大的森林覆盖了地球。它们中有许多现在已经灭绝了的树种,有的树高达30米。种子植物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动荡的干旱时期。种子的外表是完全密闭的屏障,能在冬天时期休眠,又能在温暖潮湿的气候回归时重新发芽。裸子植物(即没有子房或果实包裹着种子的植物)包括铁树、所有的针叶树和奇妙的银杏树。
二叠纪末期一系列灾难性的连锁变化招致了地球上许多物种的灭绝,包括96%海洋生物和70%陆地脊椎动物。相比之下植物的际遇要好得多,它们进行了巨大的重组,50%的物种灭绝了但是大部分植物科目存活下来。到了三叠纪末期,裸子植物的森林再一次茂盛起来,伴随着大量新物种昆虫的崛起,许多昆虫物种存活至今,与此同时爬行动物也开始出现。开花植物的产生则非常缓慢。卷曲缠绕保护雌配子的叶片慢慢地进化成完全包裹住雌配子。花瓣和花蕊实际上是叶片进化而来的特殊生殖功能。尽管它们不可思议地在裸子植物出现1亿5千万年之后才产生,开花植物很快传遍了刚开始分离的大陆,与授粉动物共同进化。到了白垩纪末期,开花植物成为了地球所至今最主流以及最多样的植物生命。被子植物在过去的7千万年之间适应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态市场,驾驭了授粉动物的能力,达成了前所未有的遗传反应。随着植物物种的剧增,它们激励我们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创造力、坚定不移的品格、友谊等等,这样的故事也多了起来。最后的章节描述了历史长河上人类的诞生,通过我们短暂的农作和园艺干预,人类已经深深地印刻在这段开展的传奇中了。
日期:2015年6月6-7日
地点: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上海嘉里中心
艺术家:Studio Éleméntaires
赞助商: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材料:竹子、风筝纸、钢架和机械构件、阿都伊诺和风速计。
十二个手工制作的风筝,上面的图案是不同的天气下上海头顶的天空,以及一本巨大的翻页书,记载着时间的流逝,伴随着风筝在蓝天翱翔。翻页书与即时的风速同步,并与附近的风速计无线连接。
[scrollGallery id=60]日期:2015年6月6-7日
地点: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向导:高伊可,木子,罗塞儿,Heather Kaye
合作火伴:刚好,益优,活动性,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小BEES
赞助者:生态环保设计展
生态环保设计展的生态向导是一批出色的向导,能协助他人发现旅途的精彩。今年有超过50个多所有年龄的向导与游客交流,从一个简明问题开始:“你怎么来这里?”
日期: 2015年6月6-7日
地点:上海市静安嘉里中心,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向导:柯一鸣,韩爱颖,卢清,张琦华,席小艾,杨江怀,徐晓伟,水华,李爵
合伙伴: 萤火虫文化, Being 碧易环术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巧夺天工的迁徙》是一个公共艺术作品,为2015年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创作的。在展览当天,游客可以任意选择他们喜欢的压干植物标本,然后根据自己的逻辑和审美标准将其钉在一个竖立的格子架上。安排标本的标准可以是分类系统,颜色、尺寸、形状、味道等等。当在架子上安置标本的时候,游客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各种角色:园丁、城市规划者、植物学家,或其他。随着游客为安放植物而奔走,他们对上海植物种群纤细的结构和特殊的品种就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标本分级和展览安排
日期: 2015年5月31日
地点: Studio 5 ,嘉善路169弄5号,6点-8点
标本采集和装钉
日期: 2015年5月24日
地点: 复兴公园,2号门口, 下午1点-3点
实地考察记录:今天,我们建造了一个类似图腾柱的东西以向复兴公园的植物致敬,尤其是银杏。我在工作室发现了一些小纸板盒,能在公园漂亮地堆叠起来。游乐园旁边有一颗银杏树,我们拾起它的落叶并钉在纸板盒堆的顶部,夹杂在其他杂乱无章的植物标本之间。图腾柱不是用来崇拜的,而是用来纪念一个文化与自然界互相交流和重新联系的艺术品。 [柯一鸣]
标本采集和装钉
日期: 5月10日
地点: 静安雕塑公园,北京西路门口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前门),下午1点-3点。
实地考察记录:十九种植物种类包括樟树、银杏、铜钱草、木兰花、红花檵木、迎春花、杜鹃花属的一种和其他暂未确定的种类。 [柯一鸣]
标本采集和参观长风公园的的骑行
日期: 2015年5月3日
地点: 中山公园,北2门口,上午10点-12点
实地考察记录:我们正在观察一颗掉落在地上的,小小的,红色的果实,旁边的两个阿姨转身告诉我们,原来我们正站在一棵石榴树旁。一个在漫步的大叔正巧路过,于是他们三人一齐解释说刚才提到的其实是柳树,可在我看来,那棵树不像是柳树。向周围的人打听关于植物的种种时,我们获得了各种民间智慧、书本知识、学问、猜想和假设。真相或许难以琢磨。[柯一鸣]
标本采集和壁画项目和龙华庙会探望
日期: 2015年4月25日
地点: 龙华烈士公园, 南门口, 早上11点-下午1点
日期:2014年12月16日至22日
地点:艺术哈尔滨国际当代艺术作品展,哈尔滨市艺汇家文化商业广场
向导:柯一鸣,滕海瑛
赞助者:哈尔滨市委宣传部
《生态意象•感灵塔》是一个六边形的宝塔,由竹子和宣纸搭建而成,宣纸上是民众用蘸了墨水的毛笔描绘的生态意象。在“艺术哈尔滨”上展示的一组生态意象文字表达的是中国哲学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以及万物之源,即气。“感灵塔”上方悬挂着的是六个人工制作的风筝,风筝的图案是与空气的体验相关的生态意象。
开幕式上,艺术家滕海瑛在入口通道的感灵塔的宣纸上即兴创作了一幅大型水墨画,他大笔一挥,很快,一只蜜蜂空中飞舞采蜜的景象跃然纸上。
“生态意象•感灵塔”由柯一鸣设计创作。 “艺术哈尔滨”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主办,展出了20多位中外艺术家的作品。更多有关艺术哈尔滨的信息请点击: www.yihuijia.com.cn。
日期:2014年12月6日
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街道文化活动中心
组织者:柯一鸣,Sherry Poon, Crystal Wan, Katherine Szeto
合伙伴:湖南街道,刚好,商炭媒体
赞助者:木里木外,Pure Living, Green & Gorgeous
尚礼之艺于12月在上海湖南街道举行,将艺术、优秀的民办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聚集在一起。本活动不收门票,完全免费。
尚礼之艺为广大群众提供机会向各种慈善项目进行捐赠 (20元-为外来务工孩子购买学习用 品;25元-购买一棵树种植在内蒙古;35元-为有远大抱负的大学生筹集一年1%的学费)。同时参与者能与艺术家见面交流以及带回由艺术家现场制作的独一无二的精致的小艺术品。全天都有现场表演、 亲子游戏以及茶点。
更多信息点击:www.goodgiftfair.com
2014年4月19-20号
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公益新天地)
艺术家:Ameet Gill
合作者:Manuela Frank和SAS中学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空气的流动让我们认识到了它的存在。 光线,五颜六色的物体随着空气而变幻,使我们意识到空气本身的变化莫测。
“空气协奏曲”是一项多媒体活动,内容包括多彩的手工编织风铃和由SAS中学的学生制作的花园的风车。欢迎活动参与者们从花园里拿走风车然后种下一把野花种子,以种子生长的方式标记下变化正在发生。
艺术家手记:“本项目邀请公众们参与完成作品,同时可以带一部分回家提醒我们为了更好的明天而要在今天做出改变。”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2014年4月19-20日
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公益新天地”)
艺术家: Loes Venker-de Noo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拥抱空气&温暖是一个奇怪编织的空气过滤系统, 净化意识和灵魂!
艺术家手记:“如果你善待空气,空气也会善待你。拥抱空气,是它变得友好又舒适。你的关爱将得到回馈。”
日期: 2014年4月19-20日
地点: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公益新天地”)
艺术家: 露Lou露Lou
合作者: 智耕农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从高不可攀的大气层到低矮的萌芽植物的美丽环抱着我们。有用且有营养的农作物也遍布四周。例如蘑菇:无处不在,生长迅速,复杂,柔软,有时美味可口,有时无比危险。我们是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蘑菇呢?是从蘑菇的美丽,经济效益或者是完全视而不见。
在本次的互动装置中,艺术家组合露Lou露Lou携手社会企业智耕农(开展一些食品消费意识和农夫的培训)是一次美学和活动的完美结合。“美丽蘑菇”项目包括了土壤的感官体验,粘土和瓷以及关于生态的讨论。
日期:周日,2014年4月20日,下午2点
地点: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公益新天地”)
向导: 何雨,严,汪崝,彭涨,George Kaye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呼吸是最重要的举动。我们的呼吸会在空气中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假如我们扩展我们的动作:一个手势或肢体晃动。我们又会在空气中留下怎样的痕迹?如果再进一步延伸我们的动作,日复一日的表达我们的梦想和志向,又会在空气中留下怎样的痕迹?
“愿望的痕迹”是一个行动的研究项目,使用毛笔和墨水将空气表现出来的一项互动实验。同时也是逐步开展关注这一重要举动,使我们和空气建立了一个往复关系。
展览日期:2014年4月19-20日
展览地点: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公益新天地 (上海市普育西路105号)
艺术家:George Kaye,Siu Tang,张健君和Barbara Edelstein, 和“生态意象”个人创造者
合伙伴:徐行镇风筝俱乐部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气, air, हवा, אוויר , hewa, לופט, umoya, ਹਵਾ, هواء. 。这个物体飞进我们的鼻孔再飞到肺部,飞掠过树梢然后穿过广袤的夜晚,它有各种的名称。 飞行物是一个风筝展览和互动公众艺术,同时也是一项让每一个人为“飞行物”创作新名称,制作风筝并使用这些名称来装饰,然后看看它们是否会在天空飞行?
Date: 2013年4月13-14日
Venue: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老码头
Artist: 许志锋
Partners: 福田环保回收站
Sponsor: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城市基因” 是一件为2013年‘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创作的装置作品,由城市日常生活废弃物作为基因材料,六米高的双螺旋结构串接着“基因”盘旋而上天空。
艺术家宣称: “本作品用生活垃圾和工地脚手架为材料构建的一个城市DNA模型,作品的实际尺寸与城市的比例,是否接近DNA与人体的比例,是可以令人深思的。作为“基因”的各种瓶罐,包装盒以及玩具都来自上海各区(感谢非营利机构上海福田环保回收站的大力支持),其信息折射出来的是构成我们当下城市生活的密码;而脚手架反应出国内现今城市的普遍景观。“城市DNA”把形色的垃圾布置上天空,给观众提供了另一个看待这些废弃物的角度。”
尚礼之艺是一个非传统型的购物活动,我们将会在寒假来临前在上海中心城区举办这项活动。届时,广大市民将会与各界慈善代表一起参观优秀作品和各个项目。此外,参观者可能会与自愿来到这个礼品展的上海顶尖艺术家们来个亲密接触。在对于怎样帮助受助者这一问题上,艺术家们通过绘画及媒介整合创作出精美的小作品,以此来筹集慈善捐款。参观者也可以在假期中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一精致的艺术创作品。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 goodgiftfair.com
日期: August 22-September 3, 2012
地点: Compatible Bazaar,98 Anshun Rd., Stall 26, Shanghai
艺术家: Cheng Jingyan (程精雁), Jianwei Fong (冯建伟), Lucinda Holmes, Lin Yuan (林苑), Wang Yuhong (王煜宏), Zhang Yi (张怡)
策展人: 柯一鸣(George Kaye)
合伙伴: 习艺堂
“问物之城”是由一群活跃在上海的6名艺术家集体创作的装置作品,这件作品是由各种废弃物品搭建成的一座想象之城,每一人艺术家承担整个作品的一部分。城市中有一座公寓、一个工厂和一个公园,他们共同发出一个关于废弃物品的疑问:我们的残羹剩饭在哪里被处理掉?最无用的东西是什么?废弃物最好放在哪里?上海有多少名环卫清洁员?新的填埋场和焚烧厂是如何出现的?这些焚烧后的垃圾是否又重新进入了生态循环中?
这件艺术作品的基座部分来自建筑工地碎片,高度可以与人的视线平行。参观者可以漫步在“城市”的街道并且观察到作品的每一个细节。 观众也可以在后面的展览墙上写下自己对废弃物品的思考,这些意见将传达给徐汇区环卫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中国一顿饭可以养活多少人在印度?
中国鼓励消费也是一种浪费? 如:婚庆,筵席。
美国建筑用什么材料?
我有许多包,但是不用怎么处理?
这个展览本身的“垃圾”怎么处理?
视觉垃圾怎么处理?
政府会通过处理垃圾赚钱?
洗浴的塑料瓶怎么回收?
洗厕精的水有毒排到哪里?
烧纸的灰烬怎么处理?有害吗?
狗粪随处可见,政府有措施吗?
路边摊贩怎么处理烂菜烂果?
居民区管道设施反复不停重建,空气污染严重。楼道修修补补,是否是浪费?
居民区一楼出租开饭店,油烟造成空气污染。
建筑外墙壁须长修补,以免伤害路人。
车辆过多造成空气污染。怎么净化?
城市树木太少?
一次性塑料盒浪费多?
垃圾袋占垃圾的比例多少?
我没吃掉了多少树? 拒绝一次性筷子。
废物不废,重在利用。
农药瓶和袋子如何处理?
废物真的废了吗?
你家的抽水马桶每天用掉多少水?
有什么东西不能再利用?
植物!植物!
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
日期: 2012年4月14日
地点: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上海水舍
艺术家: Robin Andersson
赞助者: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吹“是Robin Andersson为了给2012年的Shanghai Eco Design Fair创做的一个三维艺术作品。将使用过或者坏掉的雨伞进行重新想象,暗示成为细腻大自然中的一个部分,展示所有生命体的共同性:再创造和进化的能力。
艺术家宣称:“很多人可以将大街上售卖雨伞的小贩联系起来,每到下雨时刻,他们就像泡泡一样突然冒了出来。这整个雕塑让人回忆起蒲公英的形状,而每一个单独的雨伞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吹散。我用了很多雨伞去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印象。”
日期:2012年4月14日
地点: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上海水舍
艺术家: Francesca Galeazzi
赞助者: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我不管”是Francesca Galeazzi为2012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进行创造的艺术作品。三个气球被悬挂在拥挤的人群上空,代表着二氧化碳中的三个原子。气球有14立方米的综合量,这是每天上海的人均碳排放量(资料来源:上海数据年报和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一个带有说明性的明信片将会在整个会场分发,参观者被邀请可以触摸和旋转整个气球,以保证气球上的两面信息都被展现。
艺术家宣称:“我们被各种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的可怕数据所轰击,但其实被非真正有效;通常的结果是,事实上人们会脱离了…我感兴趣的是我们如何用一个简单的术语来表现我们对环境的影响。”
展览日期:2012年4月14日
展览地点: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上海水舍
艺术家:赵云博
合伙伴:绿洲生态环保教育中心,中国海梦,善因公益,上海根与芽,益优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Mind Box》是一个互动艺术项目,使用宣纸水墨为材料创作体现“生态观念”的符号。这些符号都产生于由五个公益机构做的艺术工作坊。认识上海优秀环保公益机构的代表人并把您的生态观念用涂料标了出来。
日期:2011年9月15-17日
地点: 生态生活设计展, 上海世博主题馆
艺术家:Caitlin Reilly
赞助者Y+ Yoga
一块儿草地坐落在恨热闹的展销会中。游客可以坐下来脱鞋子并感觉到足下的草地。
Artist’s statement: “This installation is about touching the earth. It is a reminder of nature in urban spaces, but more so it is a reminder that sustainability is an attitude, a memory, a reflection.”
上海慈善礼品展是一个非传统型的购物活动,我们将会在寒假来临前在上海中心城区举办这项活动。届时,广大市民将会与各界慈善代表一起参观优秀作品和各个项目。此外,参观者可能会与自愿来到这个礼品展的上海顶尖艺术家们来个亲密接触。在对于怎样帮助受助者这一问题上,艺术家们通过绘画及媒介整合创作出精美的卡片,以此来筹集慈善捐款。参观者也可以在假期中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一精致的艺术创作品。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 goodgiftfair.com
日期:2016年12月2日至16日
地点:上海嘉善路169弄5号,Studio 5
艺术家:张怡
“我出生成长的地方莎车,古称叶尔羌,在两千年多年前的汉朝时就已存在的一座城,丝绸之路南道的一站(丝路南道:楼兰-且末-于阗-莎车-南至印度,西南去阿富汗方向)。能够出生在这样一座城里,也是一种天赐缘分。我常常会翻看历史书,想尽量多的了解这座城。也许这就是对故乡的感情吧!画下故乡的生活,也是对思念的一种表达方式。
虽然现在生活工作在上海,但是故乡在心底依旧温馨美好,也听闻现在的莎车老城在拆迁,盖起楼房,城市的变迁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不能改变我记忆中的故乡。”
张怡
《念故乡》
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
天清清,风凉凉,乡愁阵阵来,
故乡人,近如何,常念念不忘
展览日期: 2016年8月27日, 中午12点至下午4点。
展览地点: 方寸地集市,上海市杨浦区云海大厦广场
向导: George Kaye (柯一鸣)
赞助者: 方寸地
比较种在上海的马褂树叶子和种在杉矶的马褂树叶子,并查看别的从海外来的叶子标本。今天的关键词:异域物种.
日期:2015年6月6-7日
地点: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上海嘉里中心
艺术家:Studio Éleméntaires
赞助商: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材料:竹子、风筝纸、钢架和机械构件、阿都伊诺和风速计。
十二个手工制作的风筝,上面的图案是不同的天气下上海头顶的天空,以及一本巨大的翻页书,记载着时间的流逝,伴随着风筝在蓝天翱翔。翻页书与即时的风速同步,并与附近的风速计无线连接。
[scrollGallery id=60]日期:2015年6月6-7日
地点: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向导:高伊可,木子,罗塞儿,Heather Kaye
合作火伴:刚好,益优,活动性,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小BEES
赞助者:生态环保设计展
生态环保设计展的生态向导是一批出色的向导,能协助他人发现旅途的精彩。今年有超过50个多所有年龄的向导与游客交流,从一个简明问题开始:“你怎么来这里?”
2014年4月19-20号
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公益新天地)
艺术家:Ameet Gill
合作者:Manuela Frank和SAS中学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空气的流动让我们认识到了它的存在。 光线,五颜六色的物体随着空气而变幻,使我们意识到空气本身的变化莫测。
“空气协奏曲”是一项多媒体活动,内容包括多彩的手工编织风铃和由SAS中学的学生制作的花园的风车。欢迎活动参与者们从花园里拿走风车然后种下一把野花种子,以种子生长的方式标记下变化正在发生。
艺术家手记:“本项目邀请公众们参与完成作品,同时可以带一部分回家提醒我们为了更好的明天而要在今天做出改变。”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2014年4月19-20日
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公益新天地”)
艺术家: Loes Venker-de Noo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拥抱空气&温暖是一个奇怪编织的空气过滤系统, 净化意识和灵魂!
艺术家手记:“如果你善待空气,空气也会善待你。拥抱空气,是它变得友好又舒适。你的关爱将得到回馈。”
日期: 2014年4月19-20日
地点: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公益新天地”)
艺术家: 露Lou露Lou
合作者: 智耕农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从高不可攀的大气层到低矮的萌芽植物的美丽环抱着我们。有用且有营养的农作物也遍布四周。例如蘑菇:无处不在,生长迅速,复杂,柔软,有时美味可口,有时无比危险。我们是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蘑菇呢?是从蘑菇的美丽,经济效益或者是完全视而不见。
在本次的互动装置中,艺术家组合露Lou露Lou携手社会企业智耕农(开展一些食品消费意识和农夫的培训)是一次美学和活动的完美结合。“美丽蘑菇”项目包括了土壤的感官体验,粘土和瓷以及关于生态的讨论。
日期:周日,2014年4月20日,下午2点
地点: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公益新天地”)
向导: 何雨,严,汪崝,彭涨,George Kaye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呼吸是最重要的举动。我们的呼吸会在空气中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假如我们扩展我们的动作:一个手势或肢体晃动。我们又会在空气中留下怎样的痕迹?如果再进一步延伸我们的动作,日复一日的表达我们的梦想和志向,又会在空气中留下怎样的痕迹?
“愿望的痕迹”是一个行动的研究项目,使用毛笔和墨水将空气表现出来的一项互动实验。同时也是逐步开展关注这一重要举动,使我们和空气建立了一个往复关系。
展览日期:2014年4月19-20日
展览地点: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公益新天地 (上海市普育西路105号)
艺术家:George Kaye,Siu Tang,张健君和Barbara Edelstein, 和“生态意象”个人创造者
合伙伴:徐行镇风筝俱乐部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气, air, हवा, אוויר , hewa, לופט, umoya, ਹਵਾ, هواء. 。这个物体飞进我们的鼻孔再飞到肺部,飞掠过树梢然后穿过广袤的夜晚,它有各种的名称。 飞行物是一个风筝展览和互动公众艺术,同时也是一项让每一个人为“飞行物”创作新名称,制作风筝并使用这些名称来装饰,然后看看它们是否会在天空飞行?
Date: 2013年4月13-14日
Venue: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老码头
Artist: 许志锋
Partners: 福田环保回收站
Sponsor: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城市基因” 是一件为2013年‘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创作的装置作品,由城市日常生活废弃物作为基因材料,六米高的双螺旋结构串接着“基因”盘旋而上天空。
艺术家宣称: “本作品用生活垃圾和工地脚手架为材料构建的一个城市DNA模型,作品的实际尺寸与城市的比例,是否接近DNA与人体的比例,是可以令人深思的。作为“基因”的各种瓶罐,包装盒以及玩具都来自上海各区(感谢非营利机构上海福田环保回收站的大力支持),其信息折射出来的是构成我们当下城市生活的密码;而脚手架反应出国内现今城市的普遍景观。“城市DNA”把形色的垃圾布置上天空,给观众提供了另一个看待这些废弃物的角度。”
尚礼之艺是一个非传统型的购物活动,我们将会在寒假来临前在上海中心城区举办这项活动。届时,广大市民将会与各界慈善代表一起参观优秀作品和各个项目。此外,参观者可能会与自愿来到这个礼品展的上海顶尖艺术家们来个亲密接触。在对于怎样帮助受助者这一问题上,艺术家们通过绘画及媒介整合创作出精美的小作品,以此来筹集慈善捐款。参观者也可以在假期中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一精致的艺术创作品。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 goodgiftfair.com
日期: August 22-September 3, 2012
地点: Compatible Bazaar,98 Anshun Rd., Stall 26, Shanghai
艺术家: Cheng Jingyan (程精雁), Jianwei Fong (冯建伟), Lucinda Holmes, Lin Yuan (林苑), Wang Yuhong (王煜宏), Zhang Yi (张怡)
策展人: 柯一鸣(George Kaye)
合伙伴: 习艺堂
“问物之城”是由一群活跃在上海的6名艺术家集体创作的装置作品,这件作品是由各种废弃物品搭建成的一座想象之城,每一人艺术家承担整个作品的一部分。城市中有一座公寓、一个工厂和一个公园,他们共同发出一个关于废弃物品的疑问:我们的残羹剩饭在哪里被处理掉?最无用的东西是什么?废弃物最好放在哪里?上海有多少名环卫清洁员?新的填埋场和焚烧厂是如何出现的?这些焚烧后的垃圾是否又重新进入了生态循环中?
这件艺术作品的基座部分来自建筑工地碎片,高度可以与人的视线平行。参观者可以漫步在“城市”的街道并且观察到作品的每一个细节。 观众也可以在后面的展览墙上写下自己对废弃物品的思考,这些意见将传达给徐汇区环卫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中国一顿饭可以养活多少人在印度?
中国鼓励消费也是一种浪费? 如:婚庆,筵席。
美国建筑用什么材料?
我有许多包,但是不用怎么处理?
这个展览本身的“垃圾”怎么处理?
视觉垃圾怎么处理?
政府会通过处理垃圾赚钱?
洗浴的塑料瓶怎么回收?
洗厕精的水有毒排到哪里?
烧纸的灰烬怎么处理?有害吗?
狗粪随处可见,政府有措施吗?
路边摊贩怎么处理烂菜烂果?
居民区管道设施反复不停重建,空气污染严重。楼道修修补补,是否是浪费?
居民区一楼出租开饭店,油烟造成空气污染。
建筑外墙壁须长修补,以免伤害路人。
车辆过多造成空气污染。怎么净化?
城市树木太少?
一次性塑料盒浪费多?
垃圾袋占垃圾的比例多少?
我没吃掉了多少树? 拒绝一次性筷子。
废物不废,重在利用。
农药瓶和袋子如何处理?
废物真的废了吗?
你家的抽水马桶每天用掉多少水?
有什么东西不能再利用?
植物!植物!
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
日期: 2012年4月14日
地点: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上海水舍
艺术家: Robin Andersson
赞助者: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吹“是Robin Andersson为了给2012年的Shanghai Eco Design Fair创做的一个三维艺术作品。将使用过或者坏掉的雨伞进行重新想象,暗示成为细腻大自然中的一个部分,展示所有生命体的共同性:再创造和进化的能力。
艺术家宣称:“很多人可以将大街上售卖雨伞的小贩联系起来,每到下雨时刻,他们就像泡泡一样突然冒了出来。这整个雕塑让人回忆起蒲公英的形状,而每一个单独的雨伞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吹散。我用了很多雨伞去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印象。”
日期:2012年4月14日
地点: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上海水舍
艺术家: Francesca Galeazzi
赞助者: 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我不管”是Francesca Galeazzi为2012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进行创造的艺术作品。三个气球被悬挂在拥挤的人群上空,代表着二氧化碳中的三个原子。气球有14立方米的综合量,这是每天上海的人均碳排放量(资料来源:上海数据年报和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一个带有说明性的明信片将会在整个会场分发,参观者被邀请可以触摸和旋转整个气球,以保证气球上的两面信息都被展现。
艺术家宣称:“我们被各种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的可怕数据所轰击,但其实被非真正有效;通常的结果是,事实上人们会脱离了…我感兴趣的是我们如何用一个简单的术语来表现我们对环境的影响。”
展览日期:2012年4月14日
展览地点: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上海水舍
艺术家:赵云博
合伙伴:绿洲生态环保教育中心,中国海梦,善因公益,上海根与芽,益优
赞助者:上海生态环保设计展
《Mind Box》是一个互动艺术项目,使用宣纸水墨为材料创作体现“生态观念”的符号。这些符号都产生于由五个公益机构做的艺术工作坊。认识上海优秀环保公益机构的代表人并把您的生态观念用涂料标了出来。
日期:2011年9月15-17日
地点: 生态生活设计展, 上海世博主题馆
艺术家:Caitlin Reilly
赞助者Y+ Yoga
一块儿草地坐落在恨热闹的展销会中。游客可以坐下来脱鞋子并感觉到足下的草地。
Artist’s statement: “This installation is about touching the earth. It is a reminder of nature in urban spaces, but more so it is a reminder that sustainability is an attitude, a memory, a reflection.”
上海慈善礼品展是一个非传统型的购物活动,我们将会在寒假来临前在上海中心城区举办这项活动。届时,广大市民将会与各界慈善代表一起参观优秀作品和各个项目。此外,参观者可能会与自愿来到这个礼品展的上海顶尖艺术家们来个亲密接触。在对于怎样帮助受助者这一问题上,艺术家们通过绘画及媒介整合创作出精美的卡片,以此来筹集慈善捐款。参观者也可以在假期中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一精致的艺术创作品。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 goodgiftfair.com